国新办8月23日举行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在发布会上,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就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、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情况等热点问题予以回应。
如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?
截至2023年底,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;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400多万套,1.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,低保、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。
1
在理念上,深刻领会“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,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。
2
在体系上,以政府为主满足刚性住房需求,以市场为主满足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。
3
在制度上,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、交易和使用制度,为房地产转型发展夯实制度基础。
4
在要素配置上,建立“人、房、地、钱”要素联动新机制。
1
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,重点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。
2
部署各地以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住房发展计划为抓手,建立“人、房、地、钱”要素联动机制。
3
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,指导地方选择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,在土地出让时就约定实行现房销售,结合实践制定配套政策。不少地方已经推出一批现房销售项目,探索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。
4
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推出项目“白名单”制度,以城市为单元、以项目为对象,给予合规项目融资支持,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从依赖主体信用向基于项目情况转变。
5
研究建立房屋体检、房屋养老金、房屋保险制度,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。目前,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。
6
建设绿色、低碳、智能、安全的“好房子”。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立标准、抓样板上已经做了一些工作,下一步还要在建体系、优服务上下功夫。
如何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?
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。
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在会上表示:
在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,2019年以来,我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的老旧小区25.88万个,惠及了4434万户、约1.1亿居民。
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,共改造提升了水电气热等老化管线32.6万公里;加装电梯12.5万部,增设养老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.27万个;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4.23亿平方米;增设停车位360万个,电动汽车充电桩11.7万个,电动自行车充电桩75.5万个;新增文化休闲、体育健身场地2800多万平方米。
城市更新是一项长期任务。秦海翔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四个具体目标:
1
将继续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下力气解决好加装电梯、停车、充电等难题,今年计划完成好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任务。在此基础上,推动建设一批完整社区,推进老旧街区、老旧厂区等更新改造。
2
持续推进城市的“里子”工程建设,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。今年力争改造各类老旧管线10万公里以上。
3
大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,通过数字化手段,实时监测城市的供水、排水、燃气、供热、桥梁、管廊等各类市政设施,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,保障城市安全运行。
4
加强城市内涝治理,今年要完成100个城市、1000个以上的易涝积水点整治,同时加快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,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涝,建立健全城市的水系、排水管网、周边江河湖海及水库的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,提升城市的防汛能力和安全韧性水平。
如何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?
保交房工作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,既是保障民生、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,也有利于稳定各方预期,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,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。
“保交房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老百姓交了钱,就应该拿到房。”董建国表示,为了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,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了出台政策文件、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、“一项目一策”做好分类处置以及推进项目按时保质交付等几方面重点工作。
下一步,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,始终把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,压实地方政府、房地产开发企业、金融机构等各方责任,扎实工作,攻坚克难,全力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。
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统筹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各项改革,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进一步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,系统开展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“四好”建设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,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。